|
【供应链】周勇:预防来自“供应链风险”的经济危机 |
【gongyinglian】2017-10-16发表: 周勇:预防来自“供应链风险”的经济危机 去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汽车召回事件,今年爆发了中国汽车史上最大的召回事件,源头都指向一个配套产品——日本高田安全气囊。今年9月中旬到国庆前夕,大众汽车、通用汽车、广州本田等先后宣布要召 周勇:预防来自“供应链风险”的经济危机去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汽车召回事件,今年爆发了中国汽车史上最大的召回事件,源头都指向一个配套产品——日本高田安全气囊。今年9月中旬到国庆前夕,大众汽车、通用汽车、广州本田等先后宣布要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汽车共计763.5万辆。原因是这些汽车厂商使用了存在安全危害的日本高田安全气囊。 据报道,2000年前后这家公司内部就已经意识到气体发生器没正常工作,部分产品在测试中爆炸。2016年高田同意召回在美国汽车上安装的3500万辆到4000万辆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2017年高田终于在美国法庭认罪,同意支付10亿美元处罚金,并提出破产保护。一个存在安全危害,且有直接致人死亡记录的产品,经过长达18年的发酵后才终于被揭露出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实在令人震惊! 但更令人震惊的是:以精密制造与工匠精神著称的日本,企业高官居然会因企业丑闻而公众道歉。日前,神钢(神户制钢所,kobe steel)高官居然会因篡改铝和铜产品的检验证书而向公众道歉。他们所提供的产品涉及汽车、飞机、列车等行业,经过他们篡改技术数据所交付的产品涉及全球约500家客户,这个数据仍在上升中。 两家工厂所出现的问题虽然不足以否定日本制造的“工匠精神”,但是,另外两个问题却是不得不思考的: 第一,能直接致人死亡的产品,为什么不能及时制止上市使用?全球法律在保护企业与保护消费者权益之间到底在做何种博弈?难道必须等到消费者的生命代价积聚到一定规模,才能认定产品有危害? 第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分工越来越细致,到最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全链崩溃,未来社会与未来企业,在细化分工背景下运作,如何才能避免“毁灭性的供应链风险”? 供应链问题由来已久,这正如民谣所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制造业与零售业营运模式的转变也加剧了供应链出现危机的可能性。 传统的制造业在实施全球化战略时,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二是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销往全球。其特点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并主要利用东道国的资源。但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 ,出现了新型的全球化方式 ,在自己不投资建厂的情况生产出最终产品, 并在全球销售,如授权生产、委托合作厂商实施零部件加工,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于是,跨国企业的全球技术创新中心与制造中心开始分离, 创新中心控制制造中心。 传统的零售业一般都是小规模经营,即使有少量分店,也完全由总店把控。从采购到营运以及人财物都处于同一管制之下。但在零售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因特许加盟而发展起来的连锁体系,越来越难以管控,只要一家店出问题,就会波及整个品牌的声誉。在互联网背景下,由于追求“个性化”发展,连锁制的“标准化”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千店千面”成为“时尚”,尽管有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保障,但同一品牌下的“管控”问题也就更为艰难。如果没有强大的系统的支撑,发生问题的几率比从前更大。 在信息不对称时期,供应链核心问题是信息链,信息不对称将导致供应链缺乏效率,甚至发生供应链危机。在供应链大分工以及信息共享时期,尽管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存在,但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从“信息链”转变为“信任链”,但令人沮丧的是——人或企业的良心与道德在巨大的经济利益或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前常常表现得很脆弱,这就是危机的起源。所以,整个社会与企业界都要合力预防来自“供应链风险”的经济危机。 (1)就整个社会而言,抑制这种不良行为不能光靠商业伦理或道德力,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制才是根本的出路。 就供应链“链主”而言,要建立分散风险的合作架构和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 就供应链的各个“链端”而言,决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或为了免遭企业遭受损害而掩盖事实真相,应该及时止损,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 供应链gongyinglian相关"周勇:预防来自“供应链风险”的经济危机"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供应链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供应链gongyinglian的支持,对于周勇:预防来自“供应链风险”的经济危机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瓷砖相关 供应商 ,本资讯的关键词:供应链工匠精神零售业零售业资讯周勇风险预防 (【gongyinglian】更新:2017/10/16 10:21:00)
![]() |